印度向中美撂下狠话, 不料美财长根本不给面子, 直接泼了盆冷水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最近高调地宣称“印度不仅要同中美竞争国际领导地位,还要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这番看似堪称大国野心的表态,却在一夜之间被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狠狠泼了盆冷水。

这一剧烈落差,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印度若想真正成为世界大国,任重而道远。

莫迪

印度“高调表态”与全球野心

西塔拉曼这位印度财长,近年来在国际场合频频放出大招。

她多次强调印度必须不再做“世界第五经济体”,也不愿再做谁的附庸,而是要迈步成为全球领导者。

这话她说出来自己难道不感到好笑吗?或许不会,因为印度近年来的发展还真不算慢的。

过去十年里,印度经济增长迅猛,GDP已挤进全球前五,成为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

西塔拉曼更声称,印度希望发挥领导力,带动金砖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崛起。

印度2024GDP数据

不过,目前印度国内基础设施仍然堪忧,制造业仍多依靠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而非高新技术。

交通、物流、电力等短板制约着“印度制造”真正开花结果,想要引领世界,还远得很。

对外,印度在5G、航天、芯片等领域远不及中国,更别说与美国正面博弈。

这种现实差距,也让西塔拉曼的表态显得有些“喊得响、做得不动”。

西塔拉曼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又常在外交中自相矛盾。

他们既强调战略自主以摆脱西方依赖,又渴望与美国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吸引西方资本,显得摇摆不定。

在金砖框架下,他们拉拢南方国家,想要彰显领导力,但在处理与邻国关系时反应缓慢且决策迟疑。

总的来说,印度口号喊得再响,也难掩现实结构性的弱点。

莫迪

美国冷水泼头

西塔拉曼的高调野心刚落幕没几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驳斥。

他说“印度根本不是全球重要角色”,并且指出印度在全球事务中质疑表现。

这种直接否定,不仅是一句冷嘲,更是代表了特朗普政府对印逻辑的转变。

虽然印度被美国从被视为潜在谈判伙伴、被期待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的“可期国家”。

但比起与中俄之间的关系,印度在美国眼里还是那个“不被重视、不值得信赖”的角色。

而且,这种“不被信赖”还被特朗普付诸于行动。

特朗普

从8月1日起,美国对印度几乎所有进口商品一律征收25%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还针对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及军火合作进行了制裁,冻结6家涉伊朗能源贸易公司的资产,禁止它们与美国企业往来。

这等于是经济制裁加能源打压双管齐下。

甚至特朗普本人在公开场合称印度经济是“死经济”(deadeconomy),完全不给面子。

此前,美国曾认为印度可能成为首个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之一,贝森特在媒体上还称赞印度“非关税壁垒较少,也没有汇率操纵嫌疑”。

贝森特

但谈到关键时刻,美印谈判桌上风向一转,美国团队指责印方“早到桌前却一直在拖”,谈判小协议谈崩。

一来二去,让美国谈判团队彻底失望,于是特朗普政府转变策略,选择直接用关税和制裁实现对印度的压力施压。

美国搞这么一出,算是把印度的“大国梦”泼得稀碎,引得印度不少国民对美国和特朗普骂声连连。

但问题又来了,凭什么美方这么一说,印度就“破防”了?

莫迪

印度自身结构性短板显现,难以支撑大国格局

在高调宣言与美国制裁之间,印度最尴尬的便是自身基础能力与形象的巨大落差。

从制造业角度看,印度虽然在苹果零件装配、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承接部分外资。

但基础设施不足、电力短缺、交通瓶颈严重,制约着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印度政府喊“让更多跨国公司到印度设厂”,但这些工厂多是组装线,而非核心技术研发。

即便是“印度制造”,比起中国制造业的全局体系与强大的技术承接能力,仍然有段巨大的差距。

印度制造

科技研发方面更是这样,中国在5G专利、航天、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成全球领先者。

而印度的科技投入虽然在增长,但创新平台薄弱、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关键环节还严重依赖进口。

总的来说,就是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创新驱动的闭环。

而在面对美国强压时,印度的出口依赖性更是暴露无遗。

美国对超过87%的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直接打击包括农产品、制药、机电设备等众多行业。

印度制造

资本市场不安,外资撤离,印度卢比一度贬值1.2%以上。

外媒估算,仅此举措就影响了约660亿美元的出口额。

加上出口企业面对巨额关税和成本压力,不得不重构供应链或寻找替代市场。

甚至还让“印度替代中国”的“China+1”战略吸引力大打折扣。

而印媒谈判桌上的“缓慢”也不是毫无缘由。

印度担忧触动国内农民利益,坚决将农业、乳制品、转基因食品设为谈判红线。

印度农业

国内选票政治压力明显,政府不能轻言开放市场。

同时语调上强调要保护农民利益、维护食品主权,结果在贸易谈判中几乎一条红线都没让步。

基础能力不够,战略定力又缺乏,印度出局可谓咎由自取。

一个国家如果喊着“全球领导地位”,却在谈判桌前行动迟缓、又频频强调不让步的“红线”,缺乏谈判筹码,那它的位置只能被边缘化。

这一次,美国团队耗尽耐心,转而施压制裁,让印度在谈判中彻底丧失主动权。

莫迪

结语

印度曾高扬“与中美并肩”的旗帜,但当美方一句狠话加上一系列实质性打击成为现实,这面理想的旗帜瞬间被泼得七零八落。

如今看来,印度若想真正成为世界大国,靠喊“大国梦”绝不够。

印度离真正的世界领导者仍远得很,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坚定调整战略方向,而非空喊口号,或许才能换来他国真正的尊重与认可。

信源截图

信源截图